几年前,盗墓题材的小说风靡一时。这类小说并非因为大家真的想去盗墓,而是因为它将武侠、玄幻、悬疑和恐怖等多种元素巧妙结合,深深吸引了大批读者。尤其是那些神秘的盗墓技巧,令人好奇不已。尽管如此,即使是最狂热的书迷也明白,这些盗墓手法其实只是故事情节的需要罢了。
然而,现实中却有一位与小说中的“盗墓高手”十分相似的人物,他只有小学文化程度,却真的拥有了分金定穴的绝技,被盗墓圈中的同行们尊称为“祖师爷”。这个人到底是谁?他真的拥有分金定穴、准确找到古墓的神奇能力吗?
姚玉忠,1962年出生在内蒙古宁城县。宁城县是一个偏僻的小县城,可能除了当地人,外界鲜有人知。但这个地方有一项特别的历史遗产,那便是它是红山文化的发源地,历史足足有五千多年。正因为如此,这里埋藏着不少古墓,成为了“盗墓者”们的天堂。
展开剩余83%宁城县的很多人,依靠着祖传的风水技巧,靠墓吃墓谋生。姚玉忠的父亲就是其中一位,他精通风水,能够通过地形判断哪里可能埋藏着古墓。姚玉忠虽然对学业不感兴趣,仅仅念完了小学,但他却对父亲的“风水本领”充满了兴趣。他从小便跟随父亲,学着如何通过观察地势和星象,找到墓穴的位置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姚玉忠不仅掌握了父亲的技艺,还在此基础上做出了创新。
姚玉忠发现,古墓的位置其实不仅与地形相关,星星的方位、山川的走势也有密切关系。虽然他的“分金定穴”方法并没有系统化,更多依赖于一种直觉,但这种感觉却总能准确找到古墓所在。虽然他的判断没有科学依据,却一直能挖掘到古墓。即便在挖掘过程中,他知道墓穴的深浅程度并不能完全保证一定会挖出东西,但他坚信,只要找到了正确的位置,最终会有收获。就算第一次失败了,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再试,直到成功。
随着姚玉忠一再成功地找到古墓,他在盗墓圈的声誉越来越高。人们开始纷纷跟随他,大家都相信,只要和姚玉忠一起行动,财富一定是唾手可得的。
姚玉忠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本事的人,但他的才能并未用在正途上。作为一个职业犯罪分子,姚玉忠有个显著的特点,那就是他从不炫耀自己的才华,反而非常谨慎小心。他深知,盗墓只是犯罪的第一步,若无法掩藏好自己的踪迹,就像他能凭风水找到古墓一样,警方也能凭借留下的线索追踪到他。因此,他从不轻易行动,每年只有六到十月,他才会进行盗墓活动。
这个时间段,是植被最为茂盛的时节,草丛和树木提供了天然的掩护,即使盗洞被发现,也通常是在几个月之后,姚玉忠已经销声匿迹。而且,姚玉忠还选择在夜晚的雨天行动,尤其是11点至凌晨3点的时段。这个时候,大家都在休息,没人会注意到他。而且,雨水也能掩盖他挖掘的声音,甚至帮助冲刷掉盗墓留下的痕迹。
至于盗墓工具,姚玉忠并不像小说里描述的那样依赖洛阳铲。他有一款自己发明的工具,叫做“扎子”,外形类似于注射针头,但比针头要长得多。他用它插入土中,拔出来时,带出一块土样。根据土壤的颜色和质地变化,姚玉忠能够判断出这里是否被开掘过。如果是,这意味着下方很有可能就是古墓。
姚玉忠的“分金定穴”手法可谓精准到位,若他去做考古,或许会是个专家。可惜他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。
然而,即使姚玉忠如此谨慎、专业,最终他还是栽了跟头。主要原因在于他身上的一个致命缺点——吝啬。盗墓虽需要高超的技术,但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。姚玉忠单打独斗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盗墓任务。于是,他组建了一个小团队。然而,在团队管理上,姚玉忠显得不太成熟。每当盗墓临近尾声时,他会让手下去休息,等他们回来时,发现工作已经基本完成,姚玉忠早已将好的文物私吞。
虽然这些“兄弟们”也能从中得到一些赃物,但大家心知肚明,那些最值钱的宝贝已经被姚玉忠独吞。这种做法让团队成员心生怨气,尽管他们依然继续跟随姚玉忠,但内心的不满逐渐积累。
然而,姚玉忠在最后几年的猖狂行为,最终让他付出了代价。在此期间,他总共实施了27次盗墓行动。尽管他的“吝啬”没有导致严重后果,但他染上了赌博恶习,且越陷越深。在赌场上,他不再谨慎,一个晚上能输掉几百万。他甚至因赌博欠下了7000万的债务。为了还债,他开始低价出售自己的盗墓所得文物,然而,文物的出售速度赶不上他赌博的速度。最后,他甚至想到通过绑架其他盗墓者来抢夺文物。
为了偿还赌债,姚玉忠的行为变得越来越大胆,甚至在盗墓过程中变得不再谨慎。这些破绽最终引起了警方的注意,姚玉忠被捕。根据调查,这起案件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起盗墓案件,共有17件一级文物被盗,追回的文物超过2000件,总价值高达5亿元。
最终,姚玉忠因其恶劣的犯罪行为被判处死刑。一代“盗圣”最终因赌博而彻底败落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配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