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唐宣宗大中二年(848年),大唐帝国爆发了一件令人震惊的奇闻异事。当时,有一位名叫郑颢的读书人正前往楚州迎娶未婚妻,途中却遭遇抢劫。令人瞠目的是,抢匪开出的“赎金”竟然是:悔婚,改娶皇帝的公主。这一条件稀奇古怪,令人难以置信。
那么,谁会提出如此荒唐的条件呢?答案更让人震惊——抢匪竟然是当朝宰相白敏中。虽然白敏中名声不算响亮,但他的堂兄却是人人皆知的大诗人白居易。这背后的故事远比表面复杂。
然而,宰相岂能随意干涉他人婚姻?显然不可能。实际上,白敏中背后还有更强大的靠山,真正的幕后“劫匪”头目,正是当朝皇帝唐宣宗本人。皇帝为何会如此出手,令人不禁产生无数疑问:公主难道如此不值钱,竟要靠劫亲来解决婚事?还是郑颢有何特殊之处?
展开剩余87%郑颢确实非同一般。首先,他出身名门望族——荥阳郑氏,属于大唐帝国身份最显赫的世家。荥阳郑氏乃郑桓公之后,自两汉以来人才辈出。唐朝时期,他们家族曾出了十二位宰相,其中就包括郑颢的祖父郑絪。
郑氏家族地位极高,他们甚至只与山东一带的豪门联姻,连皇族都不愿与之通婚。唐文宗时期,曾想让宰相郑覃的孙女嫁给皇太子,但郑覃断然拒绝,转而把孙女嫁给了身份低微的九品小官崔皋。唐文宗对此大为恼火,感叹道:“我家二百年天子,竟不如崔家了?”
这种现象早在唐初已显露端倪。唐高宗曾下令将崔、卢、李、郑、王“五姓七家”列为“禁婚家”,禁止彼此通婚。但这些大家族不愿屈服,宁愿让自家姑娘守身如玉,也不服从这条规矩,最终“禁婚家”规定不了了之。
除了显赫的出身,郑颢还有一个耀眼的资本:他是会昌二年进士科的状元。唐朝科举虽不算极难,但进士科竞争极为激烈。譬如大文豪韩愈就曾考了四次才中进士。因此,年纪轻轻即夺进士状元,堪称百年难遇的天才。
当时殿试尚未形成固定礼仪,也没有强烈的状元崇拜,否则郑颢可能会被众人羡慕得发狂。那年,他才25岁,便被任命为弘文馆学士兼右拾遗,开启仕途。
六年后,唐宣宗宠溺父爱泛滥,特托白敏中为女儿万寿公主物色理想郎君。皇帝对女婿的标准极高:不仅要出身豪门,更要才华横溢。唐宣宗自身是个特殊皇帝,因幼年被冷落,性格内向,唯独热爱读书。
学问在他心中占据极重要的位置,他常问人若他参加科举是否能中榜。别人夸他能中,他便喜形于色;若否定,他便垂头丧气。正因如此,他希望女儿们都能嫁给科举出身的士族青年。
白敏中深谙人心,很快明白皇帝对眼前的候选人不满,便力荐郑颢。此时郑颢已31岁,年纪与唐宣宗相差无几,且很可能是丧妻。虽已定亲楚州卢氏姑娘,但年龄与身份的优势让他成为合适人选。
但公主身份尊贵,不能成为小妾,必须为正室。皇帝难以亲自出面,白敏中无所畏惧,采取强硬手段“劫亲”,才有了开篇那幕传奇。郑颢真是命运奇特,被迫成为驸马,令人羡慕不已。
不过,郑颢却颇为“矫情”,对这桩婚事极不满意。他不敢直斥公主,只能对白敏中百般刁难,数年如一日,频频给白敏中制造麻烦。大中五年,白敏中被贬出京,临行前忧心忡忡地对唐宣宗说:“郑颢因婚事对我报复,我昔日权势大,他无计可施;如今我失势,怕被他整死。”
唐宣宗从容地拿出小匣子:“你看这些弹劾你的奏章,确实不少,但我从未阅读,锁头早已生锈。”可见郑颢对这桩婚姻的怨恨之深。
有人认为,成为驸马即被限制仕途,状元郎明明前途无量,为何要“吃软饭”?此说不全对。虽有潜规则,但中唐以后已有突破,比如唐宪宗的女婿杜悰官至宰相。郑颢的仕途也未受阻,反而因驸马身份而快速晋升,若非父亲阻挠,早可拜相。
郑颢之所以“矫情”,更多是良心使然。他觉得辜负卢氏姑娘,订婚后又悔婚,背负道德重担。其态度其实是在向世人表明:我非薄情郎,责任全在白敏中。
唐朝公主名声并不佳,多被讥讽难以侍候,民间流传“娶妇得公主,平地生公府”的笑谈。然而,唐宣宗约束严格,万寿公主相对懂事。他曾与女儿立下“约法三章”:嫁入郑家后必须遵守士人家规,不可摆公主架子;轿车装饰由金降为铜;不干涉夫家事务,唯有听从。
当时唐朝公主改嫁成风,多数三嫁。唐宣宗定下规矩:公主、县主若有子嗣寡居,禁止再婚。他时常教诲女儿们:“记住太平公主、安乐公主的教训。”全唐朝中,只有他对女儿管束最严。
公主们既敬且畏父皇,努力行孝讨好唐宣宗,但万寿公主仍曾一不小心“犯错”。某次郑颢弟弟生病,皇帝派人探视,回报称公主去慈恩寺看戏。唐宣宗大怒:“小叔病重,她却看戏,立即召回!”万寿公主惶恐跪宫门外,痛哭谢罪,令皇帝无奈叹息“世家不愿联姻,有原因啊”。
相较万寿公主,永福公主命运更坎坷。大中十三年(859年),唐宣宗为其挑选驸马,依旧要求世家读书人,自愿报名择优录取。
闻讯后,郑颢劝好友于琮应试。于琮祖上为鲜卑名门,唐初宰相于志宁是先祖,虽家道中落,但身份显赫。唐宣宗正中意这类人,于琮遂“中标”。
婚期将近,唐宣宗再显父爱,陪女儿吃饭。宴席中永福公主突然掰断筷子,惹怒唐宣宗:“你这脾气怎配士大夫?回家好好改造,别丢我脸。”
在唐宣宗心中,读书人女婿是无上荣耀。永福被“改造”后,不能悔婚,只得由广德公主代嫁。巧合的是,广德公主是万寿公主同母妹,也是唐懿宗的妹妹,郑颢为此一肩挑两位公主。
广德公主性格豪爽泼辣,带有女汉子风范,却符合唐宣宗的要求,主要体现在保护丈夫上。她嫁出当年,唐宣宗驾崩,唐懿宗继位。十三年后,同昌公主神秘去世,传闻扑朔迷离,后续故事尤为精彩。
驸马韦保衡为自证清白,胡乱牵扯于琮,激怒唐懿宗欲杀于琮。广德公主撒泼打滚,最终使皇帝改判流放。为防兄长暗算,于琮行途中广德公主一路护送。
途中太监送来“宫廷玉液酒”,广德公主怒摔酒壶,令公公们空手而归。她严加防范,不许轿门关闭,时刻盯紧丈夫,休息时抓着腰带,生怕其逃走。最终成功保全于琮性命。
然而黄巢攻入长安后,广德公主失去庇护能力。黄巢威逼于琮为伪官,遭拒后残忍杀害。广德公主悲痛欲绝,央求杀她同死,贼寇被其气场震慑,不敢下手。她最终独自进内室,用一根白绫自缢而亡,留下了凄烈传奇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配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